〖A〗、瑞典已成为北欧第一个新冠肺炎确诊超10万例的国家。以下是关于此情况的一些关键点:累计病例数:瑞典公共卫生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新冠肺炎病例已达100654例,成为北欧地区第一个确诊病例超过10万的国家。人口比例:考虑到瑞典人口刚超过1000万,这意味着在瑞典,每一百人中平均有一例新冠肺炎病例。
〖B〗、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公共卫生局发布,10-12日累计新增2203例,全国累计100654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计死亡病例5899例,新增5例。瑞典也是北欧第一个达10万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国家。瑞典人口刚1000万出头,这也意味着这个北欧国家一百人中平均有一例新冠肺炎病例。
〖C〗、瑞典是一个需要引进移民的国家,但移民政策主要倾向于难民和高素质人才。有学历有技术的人群可以通过留学或就业的方式移民瑞典。有钱但缺乏技能的人群可以通过创造工作机会(如收购公司)的方式申请永居权。没钱没学历的人群移民瑞典的难度极大,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D〗、北欧五国之所以如此富裕,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人均资源丰富 北欧五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如瑞典每平方公里仅有27人,芬兰11人,挪威15人,冰岛更是只有5人,即便是人口相对较多的丹麦,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36人左右。这种低人口密度使得每个人能够分配到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E〗、瑞典:瑞典是北欧五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经济体系健全,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在汽车制造、通讯、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瑞典还是欧洲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丹麦:丹麦是北欧五国中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F〗、瑞典近些年犯罪率直线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移民政策。瑞典作为北欧五国之一,经济高度发达,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福利国家,人均GDP高,且人均年工作时长相对较短,生活品质较高。然而,近些年瑞典的犯罪率却在持续上升,且犯罪的暴力程度日益严重。这一现象的背后,与瑞典的移民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A〗、瑞典经济在新冠疫情期间并未实现大逆袭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瑞典的经济表现确实与多数国家有所不同。尽管全球多数国家的经济都遭受了严重冲击,但瑞典的GDP在2020年第一季度却实现了0.4%的环比增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瑞典经济实现了大逆袭,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政策评估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B〗、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行业:消费行业 餐饮行业:疫情期间,餐饮行业遭受重创,尤其是春节期间本是餐饮业的旺季,但大量订单被取消,餐厅闭店,仍需支付租金和人员工资,导致现金流紧张。旅游与酒店行业:旅游业作为环境敏感型产业,受疫情冲击严重。
〖C〗、欧盟27国达成8万亿欧元史上最大经济救援方案 7月17日至21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新冠疫情暴发后的首次面对面会议。经过4天4夜的激烈商讨和妥协,欧盟27个成员国领导人终于达成了欧盟“史上最强”的经济刺激计划,总额高达8万亿欧元,为疫情后欧洲经济复苏铺路。
根据彭博社11月24日的报道,瑞典公共卫生局终于在公众面前选择服软,承认在疫情开始初期选择的防疫政策错得离谱,起码现在而言,瑞典完全看不到任何群体免疫减缓疫情传播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在遏制疫情方面,瑞典之前大肆鼓吹的所谓的群体免疫基本上是没有收获的。
瑞典在实行群体免疫策略下,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状病毒人数不到9万,累计死亡人数不到6000,相比之下,英国目前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状病毒人数接近40万,累计死亡人数也超过4万人。没有人能够百分百确定当初采取群体免疫的动机,到底是不负责任,还是真的对结果有所期待。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群体免疫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病毒会产生变异,另一方面是因为群体免疫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群体免疫虽然在理论上可能会实现,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最好的防疫方法。
从未感染过病毒的人也可能带有保护性T细胞,因为他们曾接触过类似的冠状病毒。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患有新冠肺炎的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在无法检测到抗体的情况下,也具有T细胞介导的免疫力。作者认为这可以预防或限制再感染,据估计无症状感染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可以具有这种免疫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十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iduorou.com.cn/guowailx/202509-57255.html